急性糜烂性胃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囊符合这3种情况,需切除若有2个症状 [复制链接]

1#

胆囊是人体内不起眼的小器官,它和肝脏紧邻,容易被人忽视。有很多朋友都会从字面意思分析胆囊,认为它是生成胆汁的器官。

但其实,真正产出胆汁的器官是肝脏,而胆囊起到的是储存、浓缩和排出胆汁的功效,胆汁会进入肠道内,完成脂肪、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工作。

近些年我国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有了明显增长。在极严重情况下,为了避免疾病影响到身体健康,医生都会建议患者摘除胆囊。

这不禁让患者产生顾虑、甚至是抗拒心理,害怕胆囊摘除会给身体造成影响。

从科学角度来看,摘除胆囊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如果符合以下几种情况,应在医生建议下摘除胆囊:

1、癌变率大的息肉:胆囊息肉,也就是出现在胆囊壁上的异常隆起性病变,临床常见的类型有胆固醇、腺瘤性息肉等,而腺瘤性息肉恰恰就是癌变率较高的种类。

特别是出现在胆囊壁上的单发息肉,且直径息肉超过1厘米,患者年龄超过50岁,为了避免癌变找上患者,就应进行切除处理,断绝癌变的可能性;

2、严重的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在临床上也有多个种类,大部分患者都是出现了胆固醇结石,其次则是胆色素、混合型的结石种类。

如果结石症状较为严重,堵塞了胆囊管,又或者是进入了胆总管,患者就会有明显腹痛、黄疸、发热等表现,甚至是诱发严重的梗阻化脓性胆囊炎。

所以,对于有症状、伴随胆囊炎、数量过多的结石,也应摘除胆囊;

3、胆囊癌:和肺癌、消化道癌症比起来,胆囊癌的病发率在我国相对较低,但是其危险性却不容小觑。

如果未在早期发现胆囊癌,癌细胞就会不断向周围组织转移和浸润,病情更难控制。所以,在筛查出早期胆囊原位癌之后,应第一时间摘除胆囊。

总的来说,如果保存胆囊会给疾病治疗增加难度、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摘除胆囊就是正确且必要的选择。通常情况下,胆囊切除之后,胆总管就会逐渐代替胆囊工作,所以不会出现作用却是问题。

但是,在胆囊切除之后,患者仍然可能会有短期后遗症,比如以下两个就较为常见:

1、腹泻:在切除胆囊后的短时间内,如果患者大量进食高脂肪的油腻食物,极容易出现腹泻症状。

因为术后恢复需要一段时间,失去胆囊后的胆汁不再浓缩,进餐时分泌的胆汁相对不足,所以脂肪类食物无法被充分消化,进而引发腹泻。

不过,并非是所有患者都会有类似症状。而且,大部分在1年左右,腹泻症状就会消失;

2、上腹部不适:除了腹泻之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会有腹胀、胃口变差等问题,这同样和胆汁无法浓缩有关。

另外,如果在切除胆囊后的一段时间,仍然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这还可能是其他疾病在作祟,这包括了胆汁反流、慢性胃炎以及胰腺炎等。

这些疾病引发的症状可以和胆囊结石共存,所以在切除了胆囊之后,症状仍然会持续存在。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患者,如果医生建议你切除胆囊,肯定是做了长远的考虑。虽然短时间内身体会有不适,但却会提高后期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收益远远高于不切除胆囊。所以,听从医生建议进行处理,才是正确做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