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7.html我们常常会自持身份,觉得自己有过带娃经验,可以有许多参考意见可以告诉别人,让别学到经验,避免在带娃的过程走弯路。
但其实,我们很少有人会考虑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做为过来人的宝妈,我们所接触到的孩子都是有限的,基本上来自自己家的孩子,我们又怎么知道自己家孩子的经验适合于别人呢?
既然不确定自己的经验是否适用,又如何在看到某一个片断的时候,不知前因后果的,直接“指责”别人的带娃方式不对呢?
我接触过许多妈妈,做为宝妈的共同点就是——喜欢聊育儿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育儿经可以讲,但讲来讲去,我们会发现,表面上看上去很多孩子都是一样的,但细细分析起来,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
01、来自朋友的育儿经,只是一种参考建议
在这么多育儿经当中,做为新手妈妈,为了养好自己的孩子,向身边有经验的好朋友打听显然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比如寒姐有时候也喜欢跟邻居聊“育儿经”。
寒姐家的孩子喜欢吃水果,两三岁大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自己挑水果,点餐了;但隔壁邻居家的那个,出生日期相差不到几天,不仅不爱吃水果,甚至一个不注意还有可能因为吃水果拉肚子。
这种不同,跟孩子父母的身体与孩子本身的体质有关,也与后期的家庭生活环境有关。所以当邻居表示自己家孩子不吃水果,寒姐不能直接的“指责”对方没有养好孩子,没有天生不爱吃水果的孩子,只不过之前没有养好罢了。
做为外人,其实我们只能从对方的描述中了解她的育儿情况,但这个情况不是某一个时间段产生的,是从孩子出生开始的各种因素慢慢积累的,简单的就某种行为做为评判显然是不公平的。
不管是寒姐家的孩子,邻居家的孩子,还是朋友圈里的孩子,因为生活环境不同,他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反应也是不同的。不管过来人的“育儿经”有多么宝贵,事实上我们都没有资格“指责”别人的带娃方式,因为很多事情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只能看到一面,另一面是什么样子根本不知道,单方面的判断不一定正确。
02、婆婆虽然是过来人,但不能仗着“经验”强加干涉年轻夫妻的育儿经
大家都是第一次带孩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别人的“建议”只能用来参考,但实不实用,还要根据自己的孩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而我们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这种来自邻居、亲戚、朋友的“建议”,我们还能反驳回去,有一种“过来人”育儿经却常常会让人吃不消,那就是婆婆。
不管婆婆的育儿经验是否科学,符合现代育儿观念,过多的插手会给年轻夫妻很多压力,有时候一个不好,出现无法预估的家庭矛盾,原本和谐幸福的氛围出会被完全打破。
叶姐家的孩子因为两岁的时候得过肠胃炎,肠胃比较弱,即使四岁了,他们也不敢给孩子吃比较凉的东西。叶姐还说,她从怀孕到现在,已经五年没有好好吃过雪糕了,因为家里一旦有这种东西,小孩子绝对会馋,会想要吃,而她无法拒绝孩子的请求,稍微一不注意就会肠胃受凉不舒服。
但叶姐的婆婆非常聪明,她并没有责怪年轻的儿子、儿媳妇没有带好孩子,反而安慰他们小孩子的肠胃确实比较弱,一个不注意就会出现这种那种问题,稍微注意一点就行了。然后讲了一些自己的经验,不过不确定自己的经验是否适用于孙子身上,让他们向更专业的医生咨询,再以后应该怎么做。
一场肠胃炎不仅没有让这个家庭产生矛盾,反而显示了在关于幼儿教育方面的“凝聚力”,齐心协力,步调一致。而未来,因为全家人共同的努力,小家伙再也没犯过肠胃炎,味口也极好,显然是个合格的小吃货。
但叶姐楼上的宝妈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对方的小孩子跟叶姐家孩子差不多大,但凡孩子出现一点问题,被全家责问的绝对是宝妈本人。
婆婆直接说道:“你一个当妈的,怎么连一个孩子都带不好?我当年带我儿子的时候,怎么没有那么我事情?都让你听我的,你非不听,现在好了,生病了吧?”
连老公也站在婆婆那边,怪她没有一点用,整天什么也没有做,连个孩子都带不好。
宝妈对叶姐哭诉:“我真的很累,我自己的孩子我难道不疼吗?我是后妈吗?我也想好好照顾好孩子,可我也是第一次带孩子,没有经验,全部摸着石头过河,白天带、晚上带,没有人帮忙不说,结果一出事被骂的就是我。我就想知道,难道我不是亲妈吗?”
一开始孩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喜悦,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当邻居从月子里出来之后,他们家的氛围显然发生了变化。
叶姐有时候会忍不住同情对方,有这样一个“强势”、“搅事精”一样的婆婆,她未来的日子恐怕不会好过。
果然,当一胎宝宝还不到三岁,眼见着左右邻居开始生二胎了,这位还没有从一胎里走出来的宝妈再次遭遇了来自婆婆、老公的二重压力:“趁着年轻,赶紧再生一个,好生不说,到时候两个一起带也轻松一点。”
婆婆成了那位年轻宝妈头上的大山,压得她重重喘不过气来,明明年纪比叶姐还小,却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老了好几岁。
03、最没有资格指责宝妈带娃方式的,其实是孩子他爸
叶姐的这位邻居宝妈,虽然婆婆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插手孙子的事情,但若老公能够不那么拉偏架,显然对方的日子也不会像后来那么难过。
我们需要相信,做为一位宝妈,我们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孩子。相较于男人,女人从怀胎十月开始就感受着它的存在,已经培养了好几个月的母子感情。所以要是孩子有什么事情,妈妈的着急与心疼是必然的,对妈妈辛苦的体谅,安慰妈妈不用太自责,协助她如何度过目前这个难关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女人当妈妈的时候,都是新手上路,前面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有时候会有所疏忽、失误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要不犯太大的错误,放宽“标准”也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爸爸在新生婴儿出生之后的育儿角色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知道,新手妈妈在生完孩子身体会变得非常虚弱,所以要“坐月子”,南北方还有大月子、小月子的说法。
千万不要觉得,谁谁同样是宝妈,怀孕的时候一样干家务、做饭,生了之后一样干家务、做饭,自己的老婆就一定能够“做到”。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宝妈从怀孕到生顺顺利利,没有任何不异之处;而有的宝妈从怀孕吐到生,稍微活动量大一下,就有流产预兆。
也没有人在自己身体不舒适的时候愿意去干活,那只是“迫于无奈”。
刚出生的孩子看着是吃了睡,睡了吃,没什么事情,其实每两个小时喂一次,还要换尿布、洗澡,这些细细碎碎的事情加起来,足够让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男性感觉到疲惫不堪,支撑不住;更不要说一个很可能才刚出月子,需要继续养着的新手宝妈。
不要觉得,两个小时喂一次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的男人,才知道想要照顾好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多么辛苦。
做为一位丈夫,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根本没资格“怪”老婆做得不够好,此时的她本来就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弱者”,结果你让一个“弱者”照顾另一个弱者?
做为孩子的父亲,如果不能体谅妻子的辛苦,一旦孩子出现任何问题,直接怪罪在妻子的身上,那么这必然是一位不负责任的父亲。因为孩子出现问题,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我只想问一句:做为孩子他爸,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面,你到底干了什么?
我们看一个女人是否过得幸福,其实只要看一个女人生孩子前后的精神面貌就心里有数了。一个好男人,不会帮女人带孩子,而是会十分自觉的负担起养儿育女的另一半工作,因为他很清楚——一个孩子养得好不好,他有一半的责任。
所以当孩子生病,婆婆责怪媳妇没有做好的时候,丈夫应该背起自己的责任:“妈,是我没有照顾,下次我会注意。”
做为新手上路的年轻爸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育儿书籍、育儿APP、身边的朋友,甚至是父母学到很多“育儿经”,但这些东西不是比较通用化的,就是比较私人化的,用在自家孩子身上到底适不适用,还需要做一个具体分析。
我接触了那么多育儿经,学到的印象最深的一条育儿经就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的育儿经不一定适用于你的孩子,仅供参考。
关于学霸与学渣的秘密: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
初中学历能找什么好工作?初中毕业打工丢人吗?读书是成功的捷径
五年一贯制高校适合人群:中考落榜初中生请看这里
隐藏在学霸身后的爸妈:学霸与学渣最大的区别不是分数,而是父母
“初中生出来能干什么?”他不想读书,想出来打工,创业当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