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马妍睿红线
原创首发
蓝字计划
赵晓懵了。
他从没想过,自己才27岁,就得和胰岛素终生相伴。
第一次走进急诊科的时候,他只以为是肠胃炎又犯了,毕竟前一天晚上他刚跟几个朋友在大排档喝过酒。
坐下后,他开门见山,问医生能不能给他打一针止吐针,再开点止痛药。他希望速战速决,作为一名快递员,耽误时间是要扣奖金的。但医生没同意,要求他去抽血,再做个腹部B超和心电图,说得确定病因后才可以打针拿药。
赵晓当然是不乐意的,这么多检查耽搁时间不说,一天的工资都要花光——他在公司是外包人员,没有医保可以抵扣。
最后医生被他说服,让他签了放弃检查的责任书后,给打了止疼针。因为赶时间,赵晓没等留观期结束就跑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状况并没有因此好转。医院时,他的胃都快吐空了。这次,医生强制要求他做血检。
正当他和医生讨价还价是拍CT还是做B超时——后者比前者便宜好几百块钱,另一个医生拿着血检结果进来:血糖过高,41mmol/L。
负责看诊的医生吓了一跳:对正常人来说这个数值不应该超过11.1mmol/L。
赵晓想起自己来之前刚因肚子饿和同事一起喝过奶茶,忙问医生是不是和这有关系。喝奶茶几乎是他们这一行的习惯,“干体力活的时候都喝这个”,还有忙的时候,来不及吃饭,奶茶热量高又方便拿,一杯就能抵一顿饭。
但他没有想到这方便又好喝的“代餐”会将自己送进急救室。
后来医生告诉他,其实高血糖的征兆早已经在他身上显现:皮肤干燥、嘴唇开裂破皮、尿频……
而引起赵晓腹痛呕吐的则是更严重的病症:糖尿病酮症酸中*。一种因胰岛素消失,身体无法利用葡萄糖,只能转向大量消耗脂肪而引起的中*症状。
“住院吧,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否则病情加重,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医生直接告诉了他最坏的结果。
日剧《深夜食堂》
虽然百般不情愿,但赵晓最终还是被迫学会了如何使用胰岛素。而他不知道的是,他不过是无数个可能由奶茶诱发的病例之一。
知乎“长期喝奶茶会有什么后果”的个回答里,接近八成罗列的都是负面影响:肥胖、爆痘、纤维瘤、肝郁结……甚至有人直接喝进了急救室。
前段时间#1天喝10杯奶茶致颅内血管栓塞#的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讲的是一男子因频繁喝奶茶身体不适、晕倒在家中,去医院后发现颅内有近15厘米的静脉血管出现栓塞。
曾经被用来“续命”的奶茶,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要命”。
秦荣第一次进手术室,也是托奶茶的福。
她从上大学就开始爱上了喝奶茶,大二那年暑假留校做班导带*训,几乎每天都靠奶茶饮料度日。
实在是太容易上头了。
一杯奶茶里,糖分和咖啡因是基本的构成要素。糖可以刺激大脑释放5-羟色胺和多巴胺,使得个体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在这种正性强化的刺激下,导致了个体成瘾行为的形成;而咖啡因中含有的*嘌呤类生物碱化合物,长期大量食用也会让人上瘾。
因此,即使之后有意识地减量,秦荣一周也至少需要两杯奶茶才能度日。到寒假,她发现自己两边胸部的大小出现明显差异,去医院检查,结果是纤维瘤。而且是需要通过手术摘除的那种。
秦荣从小身体就好,手术也还算顺利,但后来她总是反复想起躺在手术台上时失去意识的那一瞬间,想起在监护室里独自度过的那一晚……
“那样的恐惧我觉得没有人想去体会。”
围猎
《欲罢不能》里,作者亚当·阿尔特说:
“20世纪60年代,在我们游泳的水域里,危险的东西可不太多:香烟、酒精和*品都很昂贵,一般人根本接触不到。可到21世纪20年代,同一片水域里到处都是诱饵……上瘾之事的清单很长,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而且我们才刚刚了解到这些鱼钩的力量。”
奶茶这把鱼钩,最早是从台湾飘过来的。
台湾人民想象力丰富,将木薯球丢进奶茶里,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杯“珍珠奶茶”,把木薯颗粒做大,又有了“波霸奶茶”。
一方面是牢牢把握了“糖分+脂肪+咖啡因”的王炸组合,一方面大约也是因为名字起得好,世纪之交,木薯球+奶茶这一简单的创新在风靡整个台湾后,又迅速攻占大陆。校门口的三块一杯的大台北和四块一杯的快乐柠檬成为一代90后的青春回忆。
曾经开遍学校门口的大台北
不过那时,卖奶茶并不赚钱,技术门槛低意味着没有竞争力,房租和人工成本又高,一度被称作“让文艺青年迅速返贫的三大法宝之一”。
想要赚钱,就只能拼命压缩成本。所以珍珠奶茶,可能既没有奶,也没有茶,只是一杯由色素、奶精、香精、糖和自来水组成的工业混合物。
年,不法商人用工业塑化剂促使奶精和茶融合的行为被台湾媒体曝光,珍珠奶茶的名声和销量一起跌到谷底。奶茶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彼时,茶颜悦色还是长沙解放西路天桥下的一家小店,喜茶也尚未获得资本青睐。
年,是众多行业与年轻人的分水岭,也是喜茶的分水岭。
那一年,巨头们在互联网各个领域,形成初步的垄断。风口上飞满的猪进入周期,开始像失去火光的孔明灯,不断飘落在漫山遍野。资本将目光转入新的赛道。
也在那一年,互联网金融、消费贷,在年轻人里如怒放的盛花。只要你有张身份证、能上网,就随时可以借到几千上万的钱。80后们被鸡汤灌着“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把钱给了P2P;90后则被消费主义所驯化,卷入“想花就花,就是这么任性”的浪潮。
即便在“”破产,躺平盛行的时候,这套主义也随时可以变换着戏法让你花钱——反正你已经买不起房了,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喝奶茶,就喝好的贵的。
一轮新的喧哗与骚动,早已在培育之中。
相对于泡沫消退的“互联网虚拟经济”,资本也不会青睐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毕竟利润空间太低。他们看中的,是介乎两者之间的赛道,那叫“新消费”。
那一年,喜茶获得IDG及今日资本的1亿元人民币首轮融资。“高速迭代、概念先行”,新消费鼻祖揭开了全民泼水节般的狂欢。
以疯狂加料为特色,喜茶不仅打下了样板,还在告诉人们,奶茶成瘾依然是门好生意。
这回既有奶也有茶了,甚至可能还有香菜、螺蛳粉、鸭血粉丝和胶原蛋白。“一杯茶半杯料”的书亦烧仙草不过入门级,真正高端的奶茶,都是以八宝粥为己任的。
前段时间,庞博在脱口秀大会上讲自己不理解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消费观,比如喝奶茶就像喝一杯兑了水的粽子。庞博从前是做程序员的,所以他不知道——“水粽子”才是新式茶饮的财富密码。
据不完全统计,年喜茶平均每1.2周就会推出一个新品。奈雪则是每周都上新品,年奈雪一共推新了次。
这里头既有技术原理——茶叶本身具备回甘的特性,和大多数辅料都能够搭配,只要把握好奶茶基底,很容易就能实现流水线创新;也有营销噱头,在一份关于奶茶的调研报告里,满足“和同事、朋友等的社交需求”是年轻人买奶茶的重要原因之一。玉油柑火了?来一杯;鸭屎香没喝过?再来一杯。
上个世纪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已经写得明明白白:消费是通过意向性的符码关系,让人们进入一种欲望深处企盼的消费游戏,通过“你追我赶”的竞争性购买,自发地生成一体化的“无意识的纪律”。
至于这些新品究竟好不好喝,根本不重要。在批量上新的菜单里,总能有那么一两个足以维持一段时间话题度的爆款。至于剩下的那些,本来也没打算做回头客生意。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在被裹挟进这场营销游戏,一次次掏钱包的年轻人看来,生活已经够苦了,就想喝点甜的来鼓励自己一下——前面那份调研报告里,这也是年轻人购买奶茶最主要的原因。更何况,“30块钱就能买到的幸福感,性价比已经很高了。”
据《新式茶饮白皮书》统计,年,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已达3.4亿人,市场规模超过亿元,预计到年会突破亿。
用正在期末复习周的丁蕊的话来说,奶茶的吸管扎破塑封时的“噗”的声音,就是她的精神SPA。
网友在豆瓣上晒自己收集的奶茶标签
同时,因为“水粽子”而导致的高客单价,还反过来催熟了“奶茶界的拼多多”蜜雪冰城。
3块一个的冰淇凌,4块一杯的柠檬水,蜜雪冰城的逻辑其实和早年的台式奶茶差不多,但在一杯奶茶动辄一顿饭钱的新茶饮时代,它就成了“贫民窟女孩”的清流和救星。即便真出了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也大多心照不宣选择原谅。
大台北和快乐柠檬如果在天有灵,大概会感慨一下生不逢时。
既然是门好生意,自然大家都要来抢一抢。公开数据里,喜茶最新门店数已经突破家,截至今年三季度,奈雪的茶也达到了家门店,定位中端的茶百道,全国门店约有4家,而蜜雪冰城的家门店也早已铺满了广阔的下沉市场。
陈晨就曾被这热闹景象吸引。那时他刚刚大学毕业,加盟“贡茶”被他用来做创业的初尝试。
加盟费、设备费、培训费、原料费、门面租金……不到13万元,他拥有了一家由三名员工、四套桌椅组成的小奶茶店。
起初生意是真好做:开在商场附近,人流量是最不用担心的事情。除了奶茶、饮料,店里还会做些鸡米花、薯条等小零食一起出售,一天的流水眼看着就要突破四千元大关。
可惜好景不长。
先是Coco和一点点在附近开了新店,都是中端定位,陈晨的生意一下就被分成了三份。想搞降价营销,一转头,又看到了两百米外挂起的蜜雪冰城的招牌。
供过于求了怎么办呢?那就再创造需求。消费市场里,只要有韭菜在,内卷是绝对不可能内卷的。
他们开始使用浑身解数告诉年轻人,你需要奶茶、需要热量、需要快乐。
在小红书上搜索“奶茶”,会弹出来万条相关笔记,光明目张胆的“奶茶推荐”,就超过了99万条;还有那些不停冲上热搜的魔幻话题新闻“深圳第一杯茶颜悦色”“武汉一杯茶颜买到”,以及洗脑到停不下来的“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你嫌弃雪宝low,雪宝嫌弃过你穷吗?”
无孔不入的广告、数目广大的门店,再搭配上雇人排队、饥饿营销这些圈内心照不宣的打法。新式茶饮早已展开了无数张围猎的大网,即使你侥幸漏过了这张,还有下一张在等待。
立了Flag戒奶茶的丁蕊,在“戒奶茶互助会”里认识过一个好友。对方的ID就叫“黑糖啵啵不加冰”,在公开宣布戒掉奶茶两周后,丁蕊看见她发了一条朋友圈:
配图是她笑眯眯地拿着一芳水果茶的自拍,文案是“戒奶茶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
丁蕊默默给她点了一个赞。
戒“*”
然而,潮起潮落是永恒的市场规律,更何况这还是人工造出来的浪。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为-3.91%,是过去五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今年静悄悄的双十一,一边亏损一边哭着买进的基金,拥有30多万组员的豆瓣“消费主义逆行者”组、58万组员的“攒钱组”,都在说明消费主义的退潮。
更重要的是,长期奶茶失控,正在让年轻人们的生活失控。
大学毕业两年后,高思敏被父母从上海召回家考公。她和秦荣一样,也是上大学时被密密麻麻的奶茶店捕获的,但那会儿喝得不多,一周一两杯就够了,冬天还能再少一点。
为了考公而待业之后,每天的日常就成了学习、打游戏和喝奶茶。小城市的奶茶店不如上海开得密集,但有万能的外卖加持。短短半年,高思敏的体重就飙到了历史峰值。不过她也没太放在心上,“反正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直到考公失败,在家人的安排下,她又重新开始上班。但新工作既不如在上海时体面,又不如公务员清闲,刚入职一个月,高思敏就觉得有些心力交瘁,偏偏迫于家里的压力又无法离职,只好把所有苦闷都寄托到了奶茶上。
日剧《深夜食堂》
外卖点两份,一份主食一份奶茶。奶茶要凑够起送价得点两杯以上——她每次都能喝个干净。十个月后,她从斤涨到了斤。
前一年的衣服明显变紧了、定做工作服的时候只有男士的尺码才能穿上、即使平躺着用力吸肚子也依然有超大一层游泳圈……父母旁敲侧击提醒她减肥,但她发现自己已经刹不住车了。
奶茶依然是一次性点三份,而且要超大杯,零食也一箱一箱地囤,没多久扫荡干净了又继续囤。偶尔清醒一次立个减肥计划,很快就又会被欲望拉回深渊。而“放纵最后一次”的借口则意味着更多的零食和更多的奶茶,最疯狂的一次,她一口气喝完了六杯。
到年3月,高思敏已经胖到了斤。
“胖了之后,人真的会垮掉。”
开始喜欢久坐不动弹,多走两步路就累得不行;爬个楼梯喘得像驴拉磨,跑步就更别想了,甚至连“擦屁股都够的有些费力”;身上都是被肉撑开的肥胖纹,还要感受它撑开时痒得要命的痛苦。
在知乎那条“长期喝奶茶会有什么后果”的问题底下,很多人都和高思敏一样,除了奶茶成瘾,还有着诸多糟糕的生活习惯,秦荣也知道自己生病不能全部归因于奶茶,但她觉得:
“在没有到那个临界点的时候,你可能会认为自己还是非常健康的。一旦遇到那个临界点,虽然你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个坏习惯导致了今天的后果,但是我想你会后悔自己做过的所有不好的事。”
这也是丁蕊想要戒掉奶茶的原因之一。她对比过那些长期喝奶茶后的病症长胖、容易口渴、嘴唇干裂、头发枯*等等迹象。自己好像都有。
等到连续五天出现便秘症状后,她终于下定决心。
最开始,她的策略是“疯狂摄入,直到自己看见奶茶就恶心”。于是一天之内,她喝了两杯一点点、一杯益禾堂和一杯蜜雪冰城,晚上入睡前,她终于忍不住胃里的一阵翻涌,跑到厕所里吐了。
然而呕吐带来的排斥感,只持续了几天,再次路过校门口的COCO时,渴望感卷土重来。
日剧《深夜食堂》
丁蕊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心狠手辣”。她曾经见过一位博主分享戒奶茶的经验贴。
对方在看到一条奶茶里喝出不明昆虫的新闻后,去搜索了两张蟑螂卵的图片。每次想喝奶茶时,就点开它们,一边注视,一边做心理暗示:
“每一杯奶茶里都有一颗巨大的蟑螂卵,照片里的蟑螂卵正在孵化,数不清的白色小细虫从卵里钻出来,不久之后,它们就会变成一只只硕大的黑色蟑螂。”
最多五秒钟,别说喝奶茶,连饭都不想吃了。
常规一点的戒法也有,打卡互相监督,找稍微健康一点的自制奶茶替代,或者“上瘾转移”,比如家里有糖尿病遗传史的雨晴,摆脱奶茶依赖的方法就是:冲一杯美式咖啡。
龙苗也在组里给自己立了一个40天不喝奶茶的计划。
头20天,每天都像在经历酷刑:先是情绪变得极其不稳定,毫无来由地丧,仿佛一直被困在“大姨妈来访的前一天晚上”;然后是体内翻涌的渴望,像有一只小爪子在不断抓挠,迫切需要一杯甜甜的奶茶来消解,或者更多甜品奶油蛋糕。
但她不敢放松,她心里清楚,反应越强烈,说明身体对奶茶的依赖越深,一旦妥协,就会前功尽弃。
“就像戒*一样。”
退潮
尽管收效不一,但年轻人确实正在一点点将鱼钩吐出来。
豆瓣“不喝奶茶我会死”的组长在简介底下加了条友情提示:真的要(尽量控制自己)少喝;知乎“怎么看待不喝奶茶的女生”话题下,‘喝多了真的很腻”收到了3.1万个赞同。
作为消费者和奶茶店中间的一环,李嘉隐约感受到了热潮的退却。
他的副业是茶颜悦色代买——通过闲鱼和小红书接收订单,排队买好茶颜悦色后,再骑电动车送到顾客楼下。
除了代买,他还提供“代喝”服务。只要花一杯奶茶五倍的价钱,他就会替顾客喝掉这一杯高热量的奶茶。顺便附赠5-15张精美的摆拍和详细的口味描述,供客户发一条图文并茂的朋友圈。
生意最好的时候,李嘉一个周末就能挣到两千块。而如今,他已经半个月没有接到新订单了。
陈晨的奶茶店,始终没能等来人流回温,店员从最开始的三名缩减到了一名,经营最惨淡的时候,一天只能卖出去六杯茶。
他仔细算过一笔账,奶茶店只有当营业额达到成本的%左右,才能保证基本盈利。否则,奶茶卖不动,场地、水电、人工、设备这些固定支出,只会拖垮店面的运营。
和陈晨一样焦虑的加盟商越来越多。年之后爆红的新茶饮,曾经让无数加盟商都怀揣“躺着赚钱”的迷梦。
而历史证明,但凡梦想着割韭菜的,最后都成了韭菜。
这几年奶茶赛道的火热是有目共睹的,但奈雪的茶、喜茶等高端品牌基本以自营为主,蜜雪冰城等中低端品牌加盟标准又以严苛繁琐著称。
精明的PPT商人们很快从这断层中看到了机会。
对品牌来讲,搞加盟说白了就是用品牌溢价来赚加盟商的钱。于是他们先动用各路关系拉来明星代言,把名声吹出去,吸引来一波怀揣着“躺赚”梦的加盟商,一通洗脑再在授权书上签个字,就能顺利拿到一笔加盟费,运气好的甚至还能拿到预付的材料费,之后卷钱跑路,一气呵成。
从马伊琍代言的“茶芝兰”到郑恺代言的“茶主播”、李维嘉代言的“快乐方程式”、号称和张继科联合创办的“猴子的救兵”,镰刀挥起来,都是加盟商心碎的声音。
那些幸运加入正规*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对品牌来说,加盟店本身赚不赚钱不重要,他们只关心如何把品牌卖给更多的韭菜。于是竞争加剧,成本又一直居高不下,加盟商要么认栽,要么另辟蹊径。
而另辟蹊径的后果就是前段时间隔三差五上热搜的新闻:蜜雪冰城篡改原材料保质期;茶百道违规使用过期原材料的同时还被喝出了蜘蛛……
这一届的消费者踩过了太多的坑,也学会了用脚投票。拥有十来万粉丝的“豆瓣奶茶小组”,踩雷帖开始比安利贴更新得更频繁;在小红书搜索“奶茶出事”,可以找到多条相关笔记。
所以另辟蹊径,也不过是死得稍微晚点而已。
根据《新式茶饮白皮书》,截至年11月底,停止营业的茶饮企业超过13万家,占茶饮行业企业总数的43%。天眼查数据显示,国内有近六成茶饮企业活不过三年,存活时间在1年内的茶饮企业占比为24.4%,存活时间在1-3年的茶饮企业占比35.0%。
曾经被珍珠奶茶占领的日本,去年也出现了奶茶退潮
骨牌一张张往前倒推,如今,品牌的护城河也开始出现了晃动的迹象。
上个月,奈雪的茶发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运营情况,年好不容易止住的亏损局面又转了回去。同时公告还称:预计年全年收入的同比增幅将低于预期。解读一下就是,今年我们要亏了,大家做个心理准备。
对此股民的回应很积极,没隔几天,奈雪的茶跌到9.36港元/股,相比三个月前上市之时,市值蒸发一半。
运营报告里,奈雪将亏损归咎于受“下半年疫情反复、国内消费转弱”等因素的影响。而巧合的是,也是这个月,茶颜悦色集中关闭了长沙的87家门店。这已经是茶颜悦色今年经历的第三次闭店潮。
对此,老板吕良的解释是因为疫情严峻,人流量减少。只是在公开报道里,投资界开始陆续有了“二级市场反应不太好,我们已经放弃(奶茶)这条赛道”的声音,有的甚至更直言不讳:“新茶饮赛道的寒冬已经到来。”
奶茶店刚开那会儿,陈晨的身边也曾经有不少和他一样投身奶茶创业的朋友们,如今,倒闭的倒闭,改行的改行,几乎无人幸免。陈晨也想过关店转行,却始终没有找到新方向。
许多个下午,店里寥落无人。他只能自己调一杯奶茶,靠在椅子上和店员弟弟一起打王者来打发时间。
丁蕊偶尔还是会喝一杯奶茶,但再也不会像之前那般狂热。她制定了减肥计划,希望早日减掉奶茶堆起来的赘肉。
龙苗圆满完成了自己40天不喝奶茶的flag,她再想起自己从前对奶茶的偏执甚至觉得有点好笑:
“不知道为什么执迷不悟地花这么多钱喝一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