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张苗张冰清通讯员宋黎胜方序
每次单位体检之后,你会和同事们吐槽自己的体检报告单吗?
在大家的体检热议话题榜中,幽门螺杆菌、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发病率”高,又和癌症有着说不清道不明关系的项目一定长期霸占榜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检测幽门螺杆菌时候要接触放射性的药,我就没有测。”“我查出来有幽门螺杆菌,但听说把它治好了会有其他问题出现,所以我就没治。”……关于幽门螺杆菌的说法林林总总,所以这个阳性率特别高的细菌是个什么来头?我们要怎么对付它?钱江晚报记者让专家们好好为大家做了梳理。
幽门螺杆菌到底是啥?它离胃癌有多远?
在中国人体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相当高,“虽然缺少全国的统计学数据,但国内医学界普遍认为它的感染率在50%左右,有的地区甚至在70%左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说。
虽然体内有了这种细菌并不代表得了病,可它和癌症的关系让所有人不得不重视它: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认为78%的胃癌可归因于其造成的慢性感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种寄生在胃部、黏附于胃粘膜及细胞间隙的微需氧菌,是怎么和胃癌扯上关系的?
首先,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往往都有胃炎,而国际学术界公认胃炎癌变过程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
看上去,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离癌变还有五个步骤的距离,不过如果放任它不管,这个进程是不可逆的。
“我们的近邻日本,在年出版的《京都胃炎分类》中记录,14岁到20岁的年轻人,在消除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后,出现胃炎、胃溃疡、胃癌的数据都有明显降低。
更具体的数据同样来自日本,每年日本的胃癌发病率有0.25%,而在中学生体检纳入幽门螺杆菌项目,并清除每一位感染者体内的细菌后,日本目前的胃癌风险降低到了0.14%。
结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好朋友”,除掉它会大大降低胃癌以及其他胃病发生率。
检测幽门螺杆菌,真的会接触到放射性物质吗?
“最近打算怀孕吗?”在体检室,负责幽门螺杆菌的医护人员总要这么询问年轻女生,而这也是让不少人对检测望而却步的一点:看上去简简单单的吹气检测,居然要接触到放射性物质?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有呼气试验、抗体测定、粪抗原测定三种方法,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法,吹一口气就能完成,体检人没有痛苦,检出率也很高。
试验前,患者需要口服碳13或碳14标记的尿素,如果胃内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中的尿素酶可将尿素分解为氨和碳13、碳14标记的二氧化碳,被标记的二氧化碳会通过血液经呼气排出,所以只要分析呼气中的被碳13、碳14标记的二氧化碳含量,就能判断患者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原理很简单,初中化学课本中的知识就能理解,可问题就在于需要口服的碳13或碳14标记的尿素。其中,碳13是天然存在的稳定同位素,而碳14有微弱的放射性。
“但是,抛开剂量谈放射性都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呼气试验中摄入的碳14放射量微乎其微,而且它虽然物理半衰期很长,有年,但尿素碳14的量很少,与自然界的射线相比相差不大,对人体影响极微。而碳13尿素呼气试验对孕妇和儿童也安全可靠。”浙大二院全科医学科童钰铃医生告诉钱报记者,体检项目中,大家接触到的辐射量,甚至比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辐射量还要低,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在生产工艺上,碳13尿素的制作难度远大于碳14尿素,价格上自然也要比碳14尿素高,那为何体检时医生不建议孕妇和儿童做这个呼气试验呢?童钰铃医生解释说,除了放射性的考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即使他们查出了阳性,也无法接受治疗。
结论:检测确实有放射性,不过剂量低到忽略不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了幽门螺杆菌,到底要不要治?
“我查出来有幽门螺杆菌,但听说把它治好了会有其他问题出现,所以我就没治。”这样的观点在办公室里并不少见。
消灭了幽门螺杆菌,会带来副作用吗?“如果说除菌有副作用的话,那就是肥胖、食管返流、及药物其它副作用。”潘文胜说。
清除了细菌,为什么会肥胖?“消灭了细菌,胃粘膜的各种病变也就消失了,人的胃口会变好,吃的也就多了,这时出现的肥胖,仅仅是因为过去代谢平衡被打破,摄入了更多能量而增胖。”潘文胜解释道,这样的发胖同样会抬高食管附近的隔肌,导致胃食道返流的出现。
“相比于发病率、死亡率高居前二、三的胃癌风险,清除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所谓‘副作用’其实并不严重,而且,这也能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改进。”
结论:治!消灭幽门螺杆菌利远大于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幽门螺杆菌该怎么治?感染率这么高,治疗意义大吗?
幽门螺杆菌通常是采用四种药物治疗,药物剂量大、时间长,其中包含两种抗生素,药物代谢对肝脏、肾脏有一定负担,还可能产生一些过敏反应。出于胎儿、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等因素考虑,孕产妇、儿童以及严重肝肾疾病等患者不建议使用。
那么,哪些患者在查出幽门螺杆菌后建议治疗呢?童钰铃医生说,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外的指南共识是所有阳性者都要接受根治治疗。
但幽门螺杆菌通过口-口、胃-口、粪-口传播,中国人共食制的饮食习惯导致感染率高达约50%,远高于欧美国家。根据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成本-效益比和患者意愿等因素,《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提出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明确了哪些人强烈推荐治疗,哪些人推荐治疗。
由于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传播,一般建议经常和感染者共餐的家人也进行检测,如果结果呈阳性,那最好综合评估后一起接受治疗。
童钰铃医生强调,这个建议须重视,但年龄超过40周岁,有报警症状,有胃癌家族史或胃癌高发区患者,“这些患者需建议进一步结合胃镜等检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怎么避免如此高感染率的细菌反复感染?潘文胜建议大家养成这些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食物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
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建议分餐: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