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一人一份的西餐,围成一桌吃饭的中国人显得更亲近。但是,这份热闹的背后,却藏着健康风险:
共用筷子或相互夹菜,可能会传染幽门螺杆菌(Hp)。
Hp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症状,胃癌也跟它有关。小编今天就教教你,怎么和幽门螺杆菌断绝关系。
半数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长”在胃黏膜上的螺旋形的细菌,最喜欢胃的幽门、胃窦部位。
全球约有44亿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为59%,也就是说,不到2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
这种细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和“口-口”传播两种途径传染。
“粪-口”传播不细说,总之每次上完厕所一定要好好洗手。“口口相传”,指的是唾液、飞沫传播,在不分餐的中国,一起吃饭也会增加感染几率。无论是共用筷子还是相互夹菜,都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咀嚼食物后喂养幼儿,或爱人之间接吻,也容易传播Hp。
当然,一个人是否会感染幽门螺杆菌,也跟自身体质有关。比如每天一起生活的家人,可能有的感染了,有的却没事。
感染Hp,多数人没有明显的症状,少部分人会表现出较轻症状,如腹胀、上腹隐痛、恶心、口臭等,较严重的可能出现一些胃部炎症。
能引发多种胃病的致癌物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类致癌物,认为78%的胃癌可归因于其造成的慢性感染。
除了胃癌,幽门螺杆菌还能引起多种胃病。
胃炎
几乎所有Hp感染者都有胃炎,主要可分为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其中,1%会转变为胃癌。
国际学术界公认胃炎癌变过程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癌变。
溃疡
Hp感染者中,大约15%~20%会患上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疾病。
肿瘤
约1%的Hp感染者会发生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大约5%~10%会发生消化不良。
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非常见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胃外疾病。
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呼气试验来诊断。
要不要根治Hp,弄明白4个问题
虽然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引发胃炎,并且有癌变风险,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治疗。下面这几个问题帮你弄明白,你是否需要根治。
Q:没症状要治疗吗?
A:14岁以下儿童及70岁以上老人,若感染Hp但没症状,通常不推荐治疗,以免影响胃肠道微生物或增大胃食管反流风险。
但若检查发现已有溃疡或较严重胃部炎症,建议治疗,并综合考虑身体状况。
Q:治疗能不能做到根除?
A:采用目前推荐的四联方案,治疗10~14天,Hp有效根除率可达到80%~90%。即便初次治疗失败,也可通过换药进行补救,获得根除机会。
Q:会不会复发感染?
A:治疗后有可能再次感染,但几率不高。数据显示,治疗后每年约5%的患者再感染,随着相隔时间的增长,再感染几率也会有所提高。若复发感染,及时规范治疗即可。
Q:哪些人需要治疗?
A:发现Hp呈阳性,且有消化性溃疡,或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人,强烈推荐治疗。
而有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胃癌术后的人,一旦发现推荐治疗。
预防幽门螺杆菌,从分餐开始
自己或家人中有人感染了Hp,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同时用下面这些行动,保护好家人和朋友。
1、吃饭要分餐
分餐、用公勺、不相互夹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外出就餐,尽量分餐,多用公筷,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有条件的家庭,每人可以有自己专属的筷子,减少感染风险。
如果家里已有人感染Hp,须进行分餐,以防感染。
如果家里有孩子,最好不要用嘴喂孩子。
2、学会洗筷子
幽门螺杆菌能附着在用过的碗筷上,特别是使用较久、已有沟壑划痕的竹木筷子。
餐具使用后必须尽快清洗彻底,过一段时间,可用开水煮一煮筷子,能达到很好的杀菌效果。清洗后,将筷子头向上,放在筷子笼中,自然风干,不要用抹布擦拭。
竹木筷使用半年或一年后最好更换。
3、吃得干净一点
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
4、少吃刺激食物
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咖啡及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饮食要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等,可避免发生胃病。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即使根除了,也不代表以后一定不会得胃癌。想预防胃癌,一定要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腌制、熏制食物。
规律吃三餐是有效的养胃手段,现在还没吃饭的人,赶快放下手机去吃饭吧。
来源:生命时报(ID:LT)
本期编辑:胡程远、李娜实习生:段沛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