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方养生指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得知,在诸多疾病之中,胃病的发病率算是上“中上游水平”,有着高达80%的发病率,甚至还在以每年17.43%的速度增长,其中我国的肠胃病患者就高达1.2亿。
老话常说:“十胃九病”,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非常容易得病,再加之现代人喜食凉性、酸辣、腌制类食物,更容易被胃病“找上门”。一旦发生胃不舒服,千万不要忍忍就过去了,一不小心就会把小毛病拖成大毛病,到时候后悔都晚了!
01为防止胃不舒服,首先要知道胃不舒服与哪些因素有关
1.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感染后会出现反酸烧心以及上腹痛、腹胀、口臭等现象,甚至还会引起慢性胃炎;
2.胃酸
胃酸过多或过少对身体都有一定的影响,当胃酸过多时,可以引起反酸、烧心以及胃溃疡,胃酸不足时可以引起消化不良,长时间消化不良就会引起营养不良;
3.缺少消化酶
缺少消化酶会减慢消化速度,食物长时间在胃中没有充分消化会在体内发酵,产生特殊气味,只要打嗝就会有一种酸腐味道;
4.胃部受到刺激
胃部防御能力下降,再加上胃部受到强烈刺激,就会引起胃部疾病,比如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大量吸烟饮酒、药物和情绪上受到刺激等。
值得一提的是,日常生活中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日常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这其中就包括很多癌症,比如胃癌、肠癌、肝癌等。老话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胃病的发生确实与饮食存在一定关系,多数胃病患者都存在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诱发或加重胃病。
02这5种不良饮食习惯很伤胃,尽量避免!
(一)边说话边吃饭
吃饭时很忌讳说话或大口吞咽,吞下的气体过多,很容易会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痛、腹胀、便秘等情况;
(二)口味偏咸
一些腌制食品中富含亚硝酸盐,会增加致癌的风险,同时高盐食品会加重心血管的负担,导致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饮食不卫生
不干净的食物和水会增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从而引起胃食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同时也会引发急性胃肠炎,造成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
(四)吃饭不准时
一天当中胃液的分泌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时消化食物,因此我们要按照生活节律一日三餐来进食;
(五)暴饮暴食
不少人在节假日期间经常吃大鱼大肉,正因为这些食物过于美味,往往吃着吃着就多了。然而,暴饮暴食具有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它会使胃部扩张,长此以往可能诱发胰腺炎。
为了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胃,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乐观心态、饭前便后要洗手、规律饮食、细嚼慢咽……这些良好的习惯一定要记住,还要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