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着两个娃在小区玩,遇到隔壁楼的小艺妈妈,带着小艺在花池旁边晒太阳。小艺妈妈看到我,远远就跑过来,原来是要向我咨询一下孩子吃什么长得快。
"小艺的营养有点跟不上,我想着给她多买点骨头汤,这样能补钙。"我连忙告诉她,想让孩子长得好,还是要多运动,营养均衡。至于骨头汤能补钙,完全是无稽之谈。
在工作中,我经常能遇到一些对"营养餐"有误解的老人和新手妈妈,他们的许多观点都是经验之谈,甚至有的还比较坑。拿来给孩子吃,不但补不了营养,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营养餐"中常见的几种误区。
接到过一个粉丝的私信,要我提供一些"红枣辅食食谱",一问才知道,是以为她的宝宝7个月左右体检时,儿保的护士告诉他孩子有点贫血,需要加强营养。这位妈妈一想:"红枣不是补血么,大量吃红枣吧!"
其实红枣补血的说法并没有什么营养学依据,如果论克单位含铁量,猪肝最高可达25mg,而即便是干了的红枣,也只有2mg铁元素,几乎和青菜类似。因此红枣补血其实很不靠谱。如果想通过食补调理孩子贫血的状况,蛋黄、红肉、动物肝脏都是比红枣更好的选择。
误区二:补充维生素喝果汁也可以
一方面,果汁的含糖量非常高。对于刚刚接触辅食的婴儿来讲,我们都比较建议去他们吃味道淡一点的水果,比如苹果、香蕉等。
另一方面,蔬菜打成汁会损失很多重要的营养成分。
在美国农业部的食品成分数据库里,克胡萝卜汁的纤维含量是0.8克,而克胡萝卜、则是2.8克。
在这两者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超过三分之二的纤维素被留在了残渣里。同时蔬菜中重要的抗氧化成分也会在榨汁的过程中消失。因此,如果想给孩子补充相关影响,用蔬菜本身,或者蔬菜泥果泥都是很好的选择。
误区三:糊状食物有助于消化
孩子如果出现了急性肠胃炎,或者消化不良的状况,医生总会对爸爸妈妈说,记得回去给他喝点粥。其实本意只是给宝宝的肠胃一个恢复的时期,却往往被误认为是"粥对胃好"。
我们总是在吃的"粥"好消化是没错,但是养胃确实有点理解偏差。其实我们人体的任何器官都是用进废退的。正是因为粥好消化,才不建议总是给孩子喝粥。这样他们的胃部消化功能,就会难以适应更加高蛋白、有营养不容易消化的食物,这对孩子的营养摄入是十分不利的。
3岁以内的宝宝正是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期,吃好辅食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辅食是否吃得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身体长高、免疫力强弱,因此,想要喂养出健康聪明,免疫力强,不爱生病的宝宝,一本好的辅食书籍必不可少。
这下问题又来了,很多宝妈由于经验缺乏,或是相关的育儿知识不足,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宝宝的脾胃进行调理,那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向家长推荐一本权威性的辅食书《辅食每周吃什么》,这本书医院营养医师、营养学硕士刘长伟老师,这本书得到了育儿专家张思莱等人的大力推荐。
这本厚厚的辅食书内容非常丰富,几乎解决了在宝宝在辅食喂养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
比如宝宝添加辅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家长有哪些容易进入的辅食添加误区?添加辅食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宝宝辅食需要准备哪些工具?等等。
《辅食每周吃什么》教家长避免误区的同时,给出了每周的辅食食谱。列出了从孩子6个月到孩子1周岁之间,每一周孩子要吃的辅食食谱,图文并茂,详解做法,简单易学。
在孩子1周岁到3周岁之间,又给出了如何给孩子补钙、铁、锌、硒和防便秘、止咳嗽等各种食谱,内容实用。
附录还有一些添加辅食的量化表和知识。
总之,这本厚厚的《辅食每周吃什么》图文并茂,道辅食花样多,营养全,并详解每一种辅食所含的营养成分和作用,孩子爱吃,大人易学。
一本好书在手,喂孩子吃辅食心里就有了底,特别是在孩子6岁到1周岁这半年时间里,如何循序渐进,营养丰富地给孩子做辅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因为每一周的食谱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家长只要跟着做,美味营养的辅食就能满足孩子的胃口。
这本书配有视频,老人用起来也很方便。
价格也很便宜,只要69,就能保证孩子辅食的营养均衡,何乐不为?
《辅食每周吃什么》可以用三年。给孩子的辅食书一定要正版,因为孩子的健康是无价的。
正在备孕或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还有已经生下小宝宝,正准备给宝宝添加辅食的家长们,想了解这本《辅食每周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