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和则卧不安”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说过,特别是对于一些胃肠病患者,他们可能对此更深有体会:由于胃肠有病造成不适,引起辗转难以入睡,或者半夜痛醒,再难入眠。“胃不和”引起“卧不安”很好理解,那么“卧不安”引起“胃不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临床上,特别是长期睡眠较差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出现如腹胀、嗳气、食欲不振、食不知味、消化不良等症状。慢性胃肠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又因为失眠而导致疗效不佳,但通过改善睡眠又可加快胃肠病的康复。这些情况都说明了睡眠对胃肠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中医学如何理解“卧不安则胃不和”呢?主流观点为以下两点:
1.神不驭气,胃失和降
《景岳全书·不寐》曰:“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脾胃为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卧不安”则神不定,神不定则驭气失度,气机升降失常,直接影响胃腑的受纳和通降功能。引起胃脘疼痛、痞满、胃胀、纳差等症状。
2.阴阳失交,中虚不纳
脾胃属土位,居于中央,交通上下。长期失眠易致阴阳失交,中枢转运失常,久则脾胃虚弱,受纳失司,出现纳呆、胃脘胀满、痞闷、疼痛等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长期失眠可导致焦虑性和抑郁性神经症,失眠亦是焦虑性神经症与抑郁性神经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相互影响,且情绪紧张、焦虑恐惧均可引起胃肠功能的失调,使胃肠功能紊乱,产生消化道症状,如:口干、上腹不适、恶心、吞咽困难、胀气、肠鸣、腹泻等。同时有研究通过胃镜的病例分析发现失眠病人易患Hp感染,可导致发生浅表性胃炎、弥漫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窦炎及消化性溃疡等;另外有研究证实急性睡眠剥夺会降低胃排空速率及胃电活动而使胃酸酸度升高,且睡眠剥夺时间越长,对胃肠的损害越明显。
因此,在临床上我们对胃肠病患者进行诊治时,一定不能忽视患者的睡眠情况,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从“胃”入手治疗往往能“和胃安卧”,屡获良效。
▼
年过80老中医、医院首席肿瘤专家、医院、医院客座教授、
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原中医院中医科主任
▼
各种良性恶性肿瘤和肠胃疑难病症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结肠炎、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息肉、幽门螺旋杆菌、胃窦炎、胆囊炎,三高症等慢性疾病。
▼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全天出诊地点:吴济堂中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