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2岁以上大众膳食指南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还包括9大人群的补充说明:孕妇膳食指南、乳母膳食指南、0~6个月婴幼儿喂养指南、7~24个月喂养指南、3~6岁儿童膳食指南、7~17岁青少年膳食指南、老年人膳食指南、高龄老人膳食指南、素食人群膳食指南。
除了2岁以下的婴幼儿和素食人群外,其他人群都需要结合膳食指南平衡八大准则而应用。
八条基本准则的具体内容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虽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的行为,但吃得科学才可以保持营养良好、预防慢性病,让健康状态更持久。《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了平衡膳食八条准则,供大家参考、应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膳食准则中强调“公筷分餐”。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提示大家要重视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公筷分餐或份餐等卫生措施,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平衡膳食模式推荐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和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等可视化图形同期完成修订,以指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具体实践。
制定膳食指南的指导思想是使人类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并主要通过合理膳食来完成。每个国家均选择一个对本国人口具有文化特色的食物指南图形,并打造成为一个国家营养传播和教育战略的重要标志。我国从年起,一直采用的是膳食宝塔,年增加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餐盘和中国儿童平衡膳食算盘。
膳食宝塔用“塔状”表示食物类别和多少,巧妙描述并量化了膳食模式。宝塔旁边每类食物的标注量,即是~千卡膳食在一日三餐的平均结构用量。这样的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量。与版膳食宝塔相比,版除第二层蔬果类未调整外,其余各层均有变化。
第一层谷薯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谷薯类~克,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克、薯类50~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谷类~克,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克;薯类50~克。
第三层动物性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动物性食物~克,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一个鸡蛋。
新版指南强调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因为国人吃畜肉较多,特别是猪肉,而水产品相对畜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且所含脂肪酸更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
特别提出每天吃一个鸡蛋,因为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但一些人担心其胆固醇含量。然而,诸多研究表明,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营养效益远高于其对于胆固醇的影响。
第四层奶类、大豆和坚果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奶及奶制品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奶及奶制品~克。
提高奶及奶制品摄入量是因为牛奶是优质蛋白质、钙的重要来源,但我国牛奶消费处于较低水平。
第五层烹调油和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盐<6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盐<5克。
提高了“限盐”目标是因为大量研究表明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而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多。(作者: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
医院特色科室展示:
药浴科:
药浴科在保持传统水浴、蒸汽浴疗法的同时,充分发挥藏医药特色优势,在纯草药配方五味甘露的基础上,辅之以各种藏医特色疗法,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痛风、外伤性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偏瘫、产后风、荨麻疹、银屑病、湿疹等各种皮肤病等,不孕不育、产后风等妇科疾病和肥胖症等许多西医无法治愈的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心脑血管科(特色科室):
在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动过缓、肺源性心脏病、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心律失常、脑积水、脑溢血、脑包虫病、脑瘤、脑血栓、脑萎缩、脑震荡、各种脑膜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偏瘫、中风后遗症、神经性头痛、格林巴利综合症等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具特色的藏医诊疗方法,其疗效尤为显著。
胃肠科(特色科室):
医院胃肠科在利用传统藏医疗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结合藏中医传统诊断方法尿诊、舌诊、脉诊以及独具特色的藏医疗法。诊疗范围:消化不良、胃火衰败、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瘰疬、炭疽、急、慢性肠炎、胃绞痛、胃寒、隆病、虫症、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
外治科(特色科室):
外治科以藏医学心身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挖掘和传承藏医特色诊疗技术:腰椎间盘突出、痛风、骨性关节炎的疾病方面经典古验方和秘方,结合藏医四大特色疗法,吸收现代医学诊断技术进行心身两方面诊治的藏医特色专科。藏医放血疗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主治范围腰椎间盘突出、痛风、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病、中风、面瘫、偏瘫、三叉神经痛、前列腺增生、坐骨神经痛、高血压、高血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类病。
编辑:乔万兴
免责声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