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对于养生的意识不断增强,好多人都开始自己学习艾灸,可是艾灸后的各种反应大家都了解嘛?有时候看着这些不良反应,其实大多都是好转的效果,所以这时候不应该停止艾灸,而是找出相对的方法应对,下面为各位姐妹总结了解艾灸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水泡:体内寒湿比较重;小水泡继续灸,大水泡针消*后刺破挤出,避免感染,控制好灸量和火力,可以继续灸。
红疹:体内的风、湿、寒比较重;改为悬灸会减弱,加灸曲池、大陵,期间可以刺血或者拔罐。
口渴:上实下虚;继续施灸,灸前喝杯热水,多灸腿部
病症加重:身体虚弱。正气弱;继续施灸,配合食疗或中药
返病:正邪相正;加强营养,继续施灸,扶正祛邪
上火:表明体质热或灸量大配穴不合理;加灸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下焦穴位,引火归元,控制好灸量和频率,灸后刮痧
口干舌燥:上焦有虚火;加灸曲池、、合谷、太溪、照海,清虚降火
烦躁:体内有虚火;继续施灸,多久腿部,少灸上焦部位,适当刮痧、拔罐
痒:体内有风邪;改为悬灸可减弱,用手揉,加灸曲池、百虫窝
烫:经络有淤堵现象,热无法渗透下去,烫的部位大多是有问题的部位(按下去有疼痛或结节的部位,或是平时不舒服疼痛的部位);艾灸前可先按摩,疏通经络,打开穴位后再灸
不热:表明体内寒气较重,体内寒气与热抵消,因此感觉不到热,也可能是因为最近太疲劳,气血虚弱或经络不通;适当加大艾灸量,控制好火力
灸后皮肤红白相间点:经络不通;继续施灸,红白点会自动消失
头晕头胀:下焦部位经络堵塞,艾灸补进的气血全拥到脑部,加上原本脑部经络不通,而导致头晕、头痛现象;头部和手臂进行适当刮痧、按摩;要序渐进施灸,可加灸大椎、合谷太冲
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继续施灸,慢慢该症状就会消失
全身乏力:体恤或其他病症;掌握好灸量和火力,注意饮食,加强运动
脐部出*水:有妇科或者肠胃炎症;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常注意饮食卫生,加强运动
脐下出水泡且还有红点:有妇科或者肠胃炎;继续施灸,多喝水,不要吃辛辣食物,日常注意饮食卫生,保证该部位的清洁于干爽,加强运动
排尿变多:身体*素、寒邪从身体排出;继续施灸,可加灸肾俞、膀胱俞促进排*
染病:本身的慢性病正气足了以后的正邪相争;在专业艾灸师指导配穴,施灸
月经异常:调理时会消耗一部分人体津液,若吸收功能差,补液不足,此时气血虚弱,出现的假象;适当减少灸量,艾灸前后补充温水,适当吃一些山药等补益脾胃的食物,增加气血的转化这种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月经提前或推后:气虚、血热、精神紧张、压力大;继续施灸,慢慢就会正常
白带异常:寒邪循经而走,经脉绕于阴气,阳气增强后,阴邪驱逐,细菌暂时滋生,出现白带异常;继续施灸,保持外阴清洁、干爽,多喝水,尽量吃清淡的食物。
身体沉重: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继续施灸
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适量施灸、配合医师治疗
想睡觉:经络疏通后需要更多的气血滋养,气血不足,则脑部缺氧导致发困;食疗补气血,继续施灸
酸痛、疲劳、嗜睡:气血淤堵或气血不足;食疗补气血,继续施灸不要熬夜,适当运动
鼻流清涕:肺部有寒气,正气弱、免疫力差;加灸肺俞、迎香
色斑变淡、痘痘消失:体内*素排出,身体机能恢复;继续施灸
左热右凉:虚或气瘀;右侧疏通时多加强
又热左凉:虚或气瘀;左侧疏通时多加强
忽冷忽热:阴阳不平衡(晚上不睡觉,白天想睡觉);继续施灸,加灸然谷
百会、鱼际穴、手心、涌泉冒凉风:体内瘀,有寒气;继续施灸
百会冒热风:虚火旺;上焦少灸,灸滋阴的穴位及下焦为主
鱼际冒热风:肺部有热;疏通手太阴肺经,经下焦为主灸或艾灸涌泉穴
手心冒热风:心肺火旺;上焦部位少灸或不灸,好转反应后正常灸
三阴交冒凉风:可能有妇科;加灸妇科穴位
关节冒凉风:关节内有寒气,容易患关节炎继续施灸,循序渐进加大灸量
膝盖冒热风:胃火旺;加灸内庭泻胃火,少吃辛辣的食物
涌泉冒热风:肾阴虚;继续施灸,加灸太溪、照海
建议大家收藏起来